登录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百合种质资源库:培育赏食兼用品种

来源:中国花卉协会 发布时间:2020-12-29
分享到:

我国是百合自然分布中心,原产百合属植物55种、32个变种,约占世界种数的50%,包括野百合、岷江百合、川百合、绿花百合、匍茎百合、毛百合等多种类型。百合种质创新是我国切花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瓶颈,而百合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评价和利用是种质创新的基础。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秀海团队申报的“国家百合种质资源库”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名单。张秀海团队从2013年起开展百合种质资源收集、发掘利用及新品种选育工作,目前已收集和保存国内外百合属植物种及变种63个、种质资源1934份,占世界百合属植物的54.8%,中国百合属植物的78.2%,抢救性收集和保存了包括绿花百合、条叶百合、藏百合等10多个濒危、易危的种和变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百合种质资源保存核心区面积1.65公顷,收集百合品种213个。针对百合产业发展瓶颈,凭借生物技术中心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优势,张秀海团队还开展了百合属叶绿体基因组的测序和高分辨率标记的开发工作,已完成45个种和变种叶绿体基因组的测序和组装,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开发了百合属DNA条形码,可用于百合种质资源的鉴定和指导育种亲本的选配。


图片

▲岷江百合


图片

▲川百合


图片

▲毛百合


百合创新团队成员杜运鹏介绍,我国野生百合资源丰富,栽培历史非常悠久,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在中药典籍上多有记载,因此药食用百合在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消费者基础。在大量收集百合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团队开展了百合新品种选育工作,每年完成百合杂交组合100余个,获得大量的杂交种子,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群体。经过多年努力,团队选育百合优系50余个,筛选出了4个抗逆性强、赏食兼用的百合品种,并对鳞茎的营养成分做了分析,评价品种的药食用品质。另外对‘流年’‘紫色时尚’‘魔法帽’‘精致花瓶’4个品种进行了国际品种登录,其中百合品种‘流年’和以驯化的野生百合为材料制作的组合盆栽作品“原生百合的魅力”分别获得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和特等奖。


围绕百合尤其是兼具观赏和药食用百合,团队从国内外百合野生资源及典型核心资源的搜集、评价,新优种质创制和分子育种,百合高效转基因技术研发,百合栽培专用设备研发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文章50余篇,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2项,成果在北京、山东、河北、吉林、新疆等地大面积推广和使用。近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百合创新团队已在北京房山、怀柔、延庆,河北邢台、张家口,山东泰安和新疆阜康等地累计推广赏食百合万余亩。


图片

▲品种保存资源


图片

▲湖北百合(左)、匍茎百合(右)


针对传统药食百合产业存在的技术难题,张秀海团队致力于从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提升我国药食百合栽培的核心竞争力。如利用生物中心建立的组培生物反应器,程序化设计百合微鳞茎快繁技术,用间歇浸没式组培方式快速繁殖百合。为解决食用百合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病害、重茬等问题,团队从全国多个百合原生地取样,分析土壤根际微生物,分离了一批促生、延绿、抗病的微生物,并研发出百合专用菌剂,在多个地点开展试验,能有效延长百合花后茎叶的观赏期,提升景观价值和种球产量。


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百合创新团队还积极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锦绣大地上。今年8月,由张秀海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与企业合作打造的山东泰安“泰山百合和园”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曾经的荒山丘陵变成了多彩的百合花田,让当地村民在家中吃上旅游饭,走绿色发展致富路。而在默默耕耘4年后,团队的赏食兼用百合研究成果也落地张家口沽源县,带动农民种植赏食百合脱贫致富。针对发展林下经济,在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小黑垡村打造了基于林地百合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成为林下经济助力精准扶贫的典范。今年10月,张秀海团队对河北沽源百合基地的自繁一代种球进行测产和品质检测,结果显示,12~16厘米球径种球出球率达80%,亩产实现1000千克以上,经过各项品质指标的测定,自繁种球质量和国外相当,有些指标甚至超过国外进口种球。


“近年来,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百合资源评价、赏食兼用百合新品种筛选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建立了百合种球的繁育和栽培技术规程,为种球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几年,我们将尝试更多技术,争取实现国产种球逐步代替进口种球,以节约种球成本。”杜运鹏说。在现有科研成果基础上,下一步,团队将更加系统地开展原始种质创新和栽培技术集成应用,更好地助力我国百合产业发展。


图片

▲百合林下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