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4
作者 | 晓白
“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了。这不仅是向广大女性致以善意、爱意的节日,是全球花卉行业重要的销售节点,更重要的,这还是一个向全球女性的智慧、勇气与坚韧致敬的时刻。为此我们制作了这期“花中巾帼”专题,刊登在《中国花卉园艺》2025年第2期上,将7位女花卉企业家成长和成就的故事展现给读者朋友们。她们进入花卉行业都在20年以上,与中国花卉行业一起成长,是中国花卉行业女性从业者的缩影。她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就从不因性别设限,而是源于对卓越的不懈追求。 今天,推出专题第 4 篇: 在这次并购把中国高山杜鹃产业发展提前了20年。”这是2012年,时任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的张启翔教授在接受山东电视台采访时,对红梅园艺收购德国百年苗圃海聂一事的评价。而在他提到的这场并购案例中,操盘者就是山东红梅园艺创始人、董事长刘红梅,也是一位花卉园艺领域的女强人。 在100年前,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的高山杜鹃由英国植物猎人带入欧洲,经过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了近万个园艺品种,自此,这一在中国海拔2000米高山上才能绽放的美丽花朵进入了普通人的花园,也成就了当今全球年销售额数十亿欧元的高山杜鹃产业。 而在张启翔说到的并购案例发生前,在高山杜鹃的故乡——中国,大部分高山杜鹃仍旧以原始种群长于大山中,仅在专业展览时才会看到部分引下山来的原种。“这种现状一定要改变”,如今接受采访的刘红梅说出这句话时,仍旧能从她的神态中感受到她当年做出决定时的那份勇气与决心。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秘书长参观在日照举办的全国杜鹃花展览 刘红梅对高山杜鹃的执着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随着对这朵花的了解一步步建立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刘红梅从山东农业大学考入北京林业大学读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的牡丹和插花花艺专家王莲英。王老师在牡丹催花和插花花艺方面的专业功底给了她非常大的影响,也为她后来从事高山杜鹃催花和花展布置打下了深厚基础。 深入的花卉学习让她了解到,当时的中国花卉产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她回忆说:“先学习国外、再着眼国内的思路大概就是在那个时间段形成的。”于是,已有良好英语基础的她,在1996年就去到设施农业先进的以色列,寻找一切机会学习。研究生毕业后,她先是成为以色列节水灌溉设施的推广者,后加入了美国维生种苗公司,再后来回到家乡山东,创办了红梅园艺。这之后还成为德国著名月季育种品牌的代理商。这10多年的经历,让30多岁的刘红梅成为当时国内最了解欧美花卉产业的那部分人。 ▲德国的高山杜鹃公园内,几人高的大树 当深入理解了国际花卉园艺产业运作体系后,再看到欧美市场的漂亮花卉产品时,刘红梅的想法就不再是简单的如何把它卖到中国。她说:“中国的花卉资源极为丰富,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花卉人,但是也要用我微小的力量为中国花卉产业尽一份责任。”2003年,在一次商业考察中,刘红梅第一次去到了德国北部的苗圃产区。这里是德国高山杜鹃和泥炭产品的聚集地和产地。在高山杜鹃公园、在德国哈合曼苗圃中,她第一次看到有着中国基因的高山杜鹃,开得壮观、开得惊艳、开得绚烂,令人震撼。大学时的课本知识告诉她,高山杜鹃下山形成商业应用很难成功,虽然之前也在中国的花展和年宵市场上看到过比利时杜鹃,但是她从没想到,德国的高山杜鹃已商业化到如此地步。“这么好看的花朵,难道不应该回到中国大地上吗?”这是在她看到德国苗圃生产场景后头脑中产生的唯一想法。 从此,让“名花回归故里”就成了刘红梅的一个心结。她一边调查国内市场,一边开始有计划地逐年从德国、比利时引入高山杜鹃种苗和成品花进行试种。她先主攻的是年宵花市场。“要让消费者认识这朵花,首先得要让更多的人见到它绽放时的芳容。”刘红梅说。由于欧洲北部的气候条件与高山杜鹃原产地较为相似,高山杜鹃在德国、英国是常见的庭院植物。但中国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低海拔地区庭院种植高山杜鹃难度太大。“受到年宵催花牡丹的启发,我们在德国供应商的帮助下,开始批量通过催花技术使高山杜鹃提前开花成为年宵花。”刘红梅回忆道,“这里面交的学费可太多了。一批批进苗,一批批失败,花期有时早、有时晚,有时开了花却不成形,品种特性差异也极大。国外技术人员也不够了解中国市场需求,我们也在学习摸索。”学费交了,技术在不断成熟中。20年后的今年春节,10万盆高山杜鹃全部如期开放,花朵饱满鲜艳,并在春节前3天圆满完成年宵销售任务。这批产品还参加了北京家庭园艺嘉年华名花进北京活动,大获成功,受到了首都市民的喜爱,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接待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时的布置用花。 ▲今年春节前正在等待上市的高山杜鹃 不过,年宵花并不是高山杜鹃回归故乡的终点,刘红梅要做的是全产业链回归。2010年,德国高山杜鹃农场海聂受债务所累进入破产出售阶段。红梅园艺抓住机遇在德国先后并购了海聂、洪恩两个农场,接手了其高山杜鹃全产业链产品,以及有荷兰花荷拍卖市场、Landgard、OBI等国际知名品牌参与其中的欧洲销售网络。通过并购,红梅园艺掌握了欧洲高山杜鹃育种、种苗组培、成品花生产等全套标准化生产技术,同时,拥有了近千个高山杜鹃品种及完整的高山杜鹃基因库。 ▲贵州织金高山杜鹃产业园 从进口种苗到完成并购,再到掌握技术,在近20年的时间里,刘红梅的高山杜鹃生产布局和应用测试遍布全国,山东青岛、日照、寿光,宁夏六盘山,重庆仙女山以及云、贵、川的10多个与高山杜鹃生境相似的地区都进行过试种。最后,她选择了贵州织金,最靠近高山杜鹃原生地的区域之一。这里夏季冷凉,冬季湿润,非常适合高山杜鹃生产,年生长量还要高于德国核心地区。2024年,当地占地380亩的高山杜鹃园已成规模,年产高山杜鹃小苗200万株、盆花15万盆。这里将成为红梅园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而与山东信发集团合作的山东催花基地也正在快速建设中,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年宵花市场需求。 从张启翔说“把中国高山杜鹃产业发展进度提前了20年”到今年,仅仅10余年,红梅园艺已经拥有了国际一流水平的高山杜鹃基因库,在本土实现了高山杜鹃盆花标准化生产,从元旦到6月都可以出花,并在高端年宵花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有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企业加入了高山杜鹃研究与生产推广中。这在一个全新花卉种类的推广应用中不可谓不是一种跨越。那下一步,刘红梅想做什么呢?她的答案是:新品种、新场景。 “现在,我们已实现了对所有高山杜鹃资源的离体保存,并从中筛选出了百余种适合中国气候条件和审美需求的高山杜鹃品种。下一步,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精挑细选,根据消费需求变化统筹布局,逐步将新品种推向市场,做到常换常新,以适应市场的风云变化。今年推向市场的‘贵妃’就是按计划推出的品种。它花大色艳,花序饱满,催花敏感,符合中国人过年时的审美习惯,一经推出就迅速在年宵花市场蹿红。这一类的品种我们还有很多。”刘红梅介绍说。 ▲高山杜鹃的应用也被扩展到花艺作品中 除了高山杜鹃品种,落叶杜鹃的走红则靠了一点“运气”。红梅园艺收购的德国洪恩农场是成品花生产企业,除了高山杜鹃,落叶杜鹃也是其产品之一。先花后叶的特性,让这个种类变得特别“出片儿”,经国内爱好者在网络上一“晒”,误打误撞就出了圈,红了半边天。一些果冻色品种一下子就变得供不应求。“这个种类的品种储备也不少,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开发的庭院花园应用产品之一。”刘红梅说。 ▲落叶杜鹃是”出片儿“神器 而新场景,是寻找更多的高山杜鹃应用场景。虽已经过品种改良,但高山杜鹃对环境的要求与普通植物相比仍比较严格。现在高山杜鹃盆花已被年宵盆花市场接受,但是催花成本和技术要求高,总量仍旧不大,因此,开发新应用形式是保持高山杜鹃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首先是景观应用。2019年,在刘红梅的家乡日照,中国花卉协会杜鹃花分会成功举办了一届北方滨海的全国杜鹃花展览,同时建成了全国唯一的、以高山杜鹃为主角的中国杜鹃花博览园。展期,几百株高山杜鹃大树盛开在名师设计的露地景观之中。“面朝大海,杜鹃花开”的美景至今仍旧留在很多杜鹃花同行的脑海中、手机里。目前日照中国杜鹃花博览园仍旧每年举办高山杜鹃花展,园中种下的高山杜鹃一年年长大,成了明星展品,也让高山杜鹃在中国园林中的露地应用变成现实。类似山东半岛沿海区域的适生地点仍旧需要大力寻找与开发。 ▲上海辰山植物园的高山杜鹃主题花展 ▲CCTV17年度发片会的入口背景墙 再者,春节期间的室内花展、正常花期下的室外短期花展等都是刘红梅在尝试的新场景。比如,上海辰山植物园已连续9年在冬春淡季的温室内举办高山杜鹃花展,并获得上海观众的喜爱。再如,今年春节的名花进北京活动中,使用插花花艺方式打造的花艺景观,大受赞赏,2月又再次进入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成为CCTV17年度发片会的入口背景墙景观,由此可见其应用潜力。 从毕业后踏入花卉行业,刘红梅的花卉之路已经走了近30年,前10年积累,中间10年摸索,后10年布局。她说,女企业家干事业确实顾虑更多一些,尤其是对家庭的付出。要做到家庭与事业的平衡需要智慧,也更需要奉献精神,每一位创业的女企业家都值得社会的尊重。而在农场、苗圃中工作的女性,尤其是乡村妇女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她还发起了一项以发展高山杜鹃产业带动西部山区农村女性致富的公益项目,呼吁更多的女企业家加入到西部鲜花扶贫的队伍中。 ▲在中国国际花展中参与花卉科普活动 红梅园艺的主要产品是冷凉型花卉,生产基地大多在农村或者山区,比如织金、六盘山、仙女山等地。这些地区经济条件普遍一般,村中的男人们会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女人大多会因为孩子、老人留守家中,没机会挣钱,因此女性在家庭中没有经济地位。刘红梅的农场经常会雇用一些女工,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工作,既能照顾家人又能获得收入。虽然她们经常请假,情绪时有波动,但是有了工作后,她们精神面貌都变了,变得有成就感、有自尊和被认可。刘红梅说,这是一个农业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她特别佩服张桂梅校长,用教育为农村女孩子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尊严。红梅园艺集团中也有一所以职业教育为目的山东省现代农业技工学校,曾联手百年职校送农民工的孩子到德国苗圃培训。刘红梅说,将来也可以吸收招募贫困地区的女娃娃进行园艺培训,让她们有机会走出大山,甚至可以到德国苗圃实践学习。但是这需要足够多愿意接收她们的企业。因此,她也想借媒体的平台,呼吁国内外企业家、名人搭建桥梁,让深山女工通过花卉产业实现既能管家又能工作的梦想。